[贴图]五丈原和勉县游记
楼主
文文1 2014-05-21 22:25:44

2014年五一假期,趁着小长假和年假,进行了这次期盼已久的三国之行。以前读《三国演义》、《三国志》,看电视剧的时候,总是对诸葛丞相北伐兵出祁山,抱憾五丈原心存感概,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亲身到丞相屯兵秣马的地方看看。这次也算是一圆多年的愿望。

从北京高铁5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西安,这片曾经是丞相希望攻克的土地,现在已经成为了熙来攘往的城市,没有多停留便上了开往岐山站的动车。岐山站,建在五丈原镇边,从岐山站向西望去便能看见一片连绵高耸的土平台,一直延续到南边的山脉,这就是五丈原。站的北方紧邻渭水。从地图上看,车站所在便是当年丞相五出祁山时魏延屯兵所在,而蜀军主力大多屯在五丈原上。登得原上,最北端便是诸葛亮庙,即为纪念丞相当年病逝于此修建。庙内的建筑和塑像大多在历史和文革中损毁,只有丞相塑像保存较为完整,未遭文革破坏,是庙内最古老的塑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庙内有丞相的衣冠冢,据传乃当年丞相撤兵时所修,是第一座衣冠冢,为司马懿破坏过,但后来寻回位置重新进行修复。







编辑 收藏 举报 主题管理
分享
Re:
2
文文1 2014-05-21 22:29:33

这座衣冠冢比之武侯墓,感觉略为破败,对其维护和修葺都不是非常上心,导致上面杂草丛生。冢的砖墙也有破败之处,真希望这个衣冠冢能够好好保存,不要荒芜了才是。

 

从五丈原头向北望去,一片平原尽收眼底,渭水静静的流淌,时间匆匆而过,遥想当年丞相或许也曾立于原头,远眺河北岸的司马大营,筹划击败魏军之计,奈何天不假年,终究没能挥师北上,还于旧都。真是十分令人叹惋。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3
亭亭如盖 2014-05-21 22:49:49
我这几天也在自己做攻略,查路线,越发感觉可恨,巴蜀与关中,两处皆是平原福地,为何之间却偏偏横亘着艰难蜀道,莽莽秦川。

偏偏这道路已经在现代化的今天变得一马平川。也许坐在车上,望着窗外风驰电掣,想起一千八百年前的那个人为此熬干心血,心中的感觉,早已不仅仅是凭吊了罢。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4
生死相随 2014-05-21 22:54:13
羡慕楼主。。
排亭亭……要翻越这莽莽秦川,去追逐那个几乎遥不可及的梦想……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尊敬和……惋惜吧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5
文文1 2014-05-22 20:15:39

引用 生死相随 在 2014-5-21 22:54:13 时发表的内容:
羡慕楼主。。
排亭亭……要翻越这莽莽秦川,去追逐那个几乎遥不可及的梦想……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尊敬和……惋惜吧


其实出行也不过4、5天的时间,虽然约有半数的时间是在路上,但是现在想来那种感觉还是很独特,大概是想着走过丞相曾经走过的路,站在丞相站过的土地,花痴扯远了,所以还是要通过写篇游记记录下自己的心情状态,也许再去的时候,又是别有一番味道。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6
文文1 2014-05-22 20:17:15
从五丈原诸葛亮庙向南约5公里,就是传说中的蜀军中军帐——豁落城的所在。关于豁落城,当地人也知之不多,只说是位于五丈原的最收紧处。步行过若干村落,大多安静祥和,由于时值暮春,田间地头麦苗青青,春风柔和,思及当年丞相当年兵出五丈原屯兵于此,应是做了长久的打算,在原上种植粮食以供军用实在是又方便又安全。





---此回复由文文1在2014-5-22 20:22:02编辑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7
文文1 2014-05-22 20:19:31
由于一路都少有人烟,偌大空间只有自己步行的声音和偶尔风吹麦田的声音,若不是远处可以看到原的尽头露出的若干大树的树冠,还以为这是片无边无际的平原,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还在一处高处上行走,当真是一番奇景,让我这种中原地区长大的人称奇不已。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8
文文1 2014-05-22 20:21:40
行不多时,便到了五丈原的最收紧处,传说中的豁落城。当意识到真的见到的那一瞬,所有的辛苦都没有白费。它就在那里,千百年风雨洗礼不曾给它带来兴衰荣辱的变迁,一如一千多年前的战场,安静而神秘,时间仿佛为它而静止,岁月没有任何变迁。

豁落城,从名字解释就是破落的落星之城。现在残存的部分也只有一些城基,而且都被麦苗覆盖,附近的住民也鲜有人知晓它的位置和传说。通过查找一些游记文献以及当地导游和热心人的指导,从诸葛亮庙向南沿新修的公路直行约5.5公里处,恰位于五丈原最收紧处,地势之重要使人一下就辨认出来。宽约50米的两侧都是原下的河流,一条名叫石头河,另一条叫做麦李河。后靠秦岭余脉之棋盘山,若前军溃败,只要此咽喉之处尚存,仍可将部队完整的撤出五丈原回到秦岭以南。因此豁落城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豁落城最标志性的就是北城门左右两侧的残垣,和前人的游记相比,二十多年并没有很大变化。孤零零伫立的城基一如千年前司马懿初到此处破坏殆尽的样子。唯一不同的是战火的硝烟已经弥散,青绿的麦苗正迎风摇曳,淡化了萧瑟,带给这片古战场勃勃生机。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9
文文1 2014-05-22 20:24:27





行走在豁落城中,孤寂空旷,前后不见一人,品味着当年丞相在此城中的最后一百多天。城中是寂静的,视野是开阔的。或许当年两侧的河流拥有更大的水势,在士兵不再操练时便可听到河流的流淌。两侧山谷的驻军的火把映照了每晚的夜空,勾勒着复兴汉室的伟大理想。坐在中军帐中的丞相,或者研究着击破敌军的计策,或者处理着繁复的政务,在觉得有些疲累的时候,应该也会步出大帐观看原上原下的大军,为军士、为大汉,做更多的努力吧。走在丞相曾经走过多次的路上,内心平静,既不会为他最后的结局而扼腕叹息,也不会升起对司马的仇恨。只是觉得换了旁人,也会觉得这才是最好的用兵之处,丞相在最后一刻,仍是为了复汉兴刘的大业做出了最好的决定。

中军帐的所在,目前还没有任何开发,反而因为没有开发,人迹罕至,更增添了它寂静和原生态的美。我想以后如果想要获得内心的平静,不妨去中军帐走走,必然不虚此行。临别之前,还将采于路上的小花一朵献于丞相城中,聊寄哀思和敬意。柔弱而艳丽的小花,也为城中增添了少许别致的景色。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0
生死相随 2014-05-23 12:30:36
啊,真心喜欢GN的解说~~
好美,有时间一定要去T^T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1
亭亭如盖 2014-05-23 13:58:25
真心喜欢文文姑娘的游记,看了就如同自己置身其中一般,催更催更!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2
文文1 2014-05-23 23:28:50

引用 生死相随 在 2014-5-23 12:30:36 时发表的内容:
啊,真心喜欢GN的解说~~
好美,有时间一定要去T^T



多谢GN的鼓励,有机会的话真的可以去走走,感觉特好,虽然我也喜欢老三里五丈原那种荒凉的感觉,但是春末夏初的五丈原给人的又是另一番感觉,很奇妙。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3
文文1 2014-05-23 23:31:23

引用 亭亭如盖 在 2014-5-23 13:58:25 时发表的内容:
真心喜欢文文姑娘的游记,看了就如同自己置身其中一般,催更催更!



感谢亭亭姑娘的鼓励,码字其实对于我这种理科生真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儿,速度慢修改多,而且总是自我厌弃文笔幼稚,还蒙姑娘不弃我一定多多努力,同时也期待你的端午游记~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4
文文1 2014-05-23 23:40:31
新的一段开始前贴几张外子自制的地图(此人地理控,对于路盲的我在这次旅程中多有帮助,表扬)以示五丈原附近地理地形和诸葛亮庙、豁落城的地理地貌。以此作为五丈原部分的总结,接下来就要开始进入汉中了。





这张图上可以看到耳熟能详的陈仓道、褒斜道和子午道,以及褒斜道出口和五丈原的位置。另外还有汉中勉县的一些著名地点(古阳平关和定军山)。美中不足的是左上有一错别字(山武侯祠-->山武侯祠)由于论坛上传图片有限制,因此红色的字都不是很清楚,请大家勉强看下。
下面这张图是古今蜀道的对比:


---此回复由文文1在2014-5-24 0:51:18编辑




陈仓道北段大致沿今天宝成铁路(大散关到略阳),然后大致转S309省道到勉县古阳平关。
褒斜道南段(藵城到留坝东南武关驿)+连云栈道大致沿今天G136国道,褒斜道中段(武关驿到太白)大致沿今天S210省道。S210省道从太白往北到宝鸡陈仓,一般认为,一出祁山中赵云疑兵屯兵的箕谷即在此。褒斜道北段(太白到斜峪关)大致沿今天眉太县道(眉县到太白)。褒斜道中、南段沿褒水(今褒河),南出口为汉中石门栈道景区。褒斜道北段沿斜水(亦称武功水,今名石头河)。五丈原在斜谷出口斜水西岸。
子午道北段为今G210国道,不过南段为去石泉的县道,不过宁陕县城。而今西汉高速G5国道更在G210西侧,从宁陕县城西北掠过自抵洋县。
更东边的峪谷道大致沿今安康线铁路,北段也沿G65国道,南段沿S102省道到旬阳。
最东面的武关道去商洛,基本沿G312国道。
从汉中到关中的古道中,大部分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形之下,傥骆道就已经湮没无闻了。傥骆道北起骆峪乡,翻越秦岭后抵达酉水河上游华阳镇。之后在不同时代傥骆道有不同的走法,一种从华阳南抵傥水上游铁河,然后沿傥水到洋县,一种沿酉水南下到今天酉水乡。
从勉县古阳平关沿G108国道即入蜀要道金牛道。


另外,褒河太白南到江口镇段今名红岩河。此段北即一出祁山时赵云退兵时烧毁褒斜栈道到之处。诸葛亮与兄谨书云:‘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古名“赤崖”,今名“红岩”,历史传承未断。


---此回复由文文1在2014-5-24 11:22:25编辑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5
文文1 2014-05-23 23:51:02
下面的两张图需连在一起看,一张是谷歌卫星图,另一张是做了标注的卫星图。主要标志了葫芦谷(上方谷)的所在,魏延城(据传是当年魏延屯军的地方),眉县(郿坞附近),以及此行中的诸葛亮庙、豁落城。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6
文文1 2014-05-24 11:54:41
继续放大。


















这个尺度五丈原的面貌就比较清楚了(黄色框图部分)。新修的西宝高铁恰从五丈原北面经过,高铁歧山站在高店街(古魏延城)南,比起以往渭河北岸的陇海线蔡家坡站,新修的高铁歧山站离五丈原要近得多。话说为什么要叫歧山站而不干脆就叫五丈原站?

五丈原命名有五说:
其一,五丈原南部最窄处细项口,其宽度仅有五丈。即豁落城的北城门处。
其二,五丈原是“五十丈原”的简称。五丈原高四十多丈,因古今度量衡单位标准不同,约合汉制的五十丈,当时称“五十丈原”。“五十丈原”说起来不顺口,逐渐地被简化,称为五丈原。
其三,秦二世胡亥周游天下,西出咸阳,途经此地。适逢中秋前后,原下天气仍有点炎热,待登到原上后,秋高气爽,站立原头,居高临下,心旷神怡,正思忖间,忽一阵秋风(旋风)吹来,刮起五丈高的尘柱,秦二世即下笔:“秋风五丈原”。“五丈原”即以此名流传下来。
其四,五丈原最北边原头最窄处约五丈,故当地人称“五丈原”。
其五,五丈原地形貌似汉代的五铢钱的“五”字,原来称作“五状原”,后来演变为“五丈原”。
虽然第一种不一定是五丈原命名的真正由来,不过五丈原雄踞斜谷口西,北宽南窄,原上一马平川,居高临下,战略之重要一目了然。
原上红线为原上贯穿南北的村级公路,从五星村盘原而上,到诸葛亮庙,然后从蔡家门转南,贯穿五丈原,直抵豁落城,然后盘原而下同星驰路会合抵达原东南石头河西岸落星乡。

落星乡相传即诸葛丞相逝世时将星陨落之处。将星陨落故事虽系传说,但历史比想象的久的多,非罗贯中所撰。查东晋《晋阳秋》载:“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

豁落城往南,五丈原同秦岭山脉连接,此山名棋盘山(旗盘山)。一说当年诸葛丞相插军令大旗于此山顶,故名旗盘山;一说当面诸葛丞相与杨仪在山顶对弈,故名棋盘山。据说今日山上仍留有当年下棋子棋盘石,石上插旗杆之石穴仍历历可辨。可惜此次未去。

五次北伐时,魏延为先锋,屯兵原北一公里处。五丈原人相信,魏延是被冤枉而死,故魏延屯兵处,逐渐被人们称为魏延城以示纪念。同时,人们让魏延把守五丈原诸葛亮庙山门,这在其他武侯祠/诸葛亮庙是没有的。
到了元代,魏延城改称高店街,直至今日。如今,魏延城是五丈塬镇老街区。

---此回复由文文1在2014-5-24 12:24:28编辑
---此回复由文文1在2014-5-24 12:28:14编辑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7
生死相随 2014-05-24 11:56:42
我的天。。这贴太有用了。。赶紧保存起来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8
文文1 2014-05-24 14:25:40
下面按顺序把路线贴出来。
1 从高铁歧山站到五丈原。










五丈原区域有很多以“星”命名的地方,如北星、南星、东星、西星、落星,可见将星陨落的传说在当地的分量。
我们打了个车从高铁歧山站直接到诸葛亮庙,花了30元,车行路线如图中红色线路。如果步行的话,从五星村走潜绿色线路(古道十三盘)上原也可。古道十三盘者,因坡道多弯盘曲,七拐六折十三道弯。传说五次北伐时,蜀军驻军原上,原高缺水,派士兵下原取水而筑此路。有歌谣:“诸葛屯兵五丈原,下原挑水四十丈。”古道十三盘下五星村古有上下两泉,即当年蜀军挑水之处,当地人称之为“诸葛泉”。由于此次我们是坐车直接上原,故未去诸葛泉。



高铁歧山站下来以后,往北走一点就有很多出租车,传说中也有去诸葛亮庙的公交车,未见。








往北走约600米,到达一个丁字路口。路西是著名的五丈原山寨版天安门。不注意看不会发现此天安门的玄机,楼顶的照片是诸葛丞相放光芒……。






借一张网上的图







路东南角有个药房,号“孔明大药房”。






网上找的诸葛泉照片。






---此回复由文文1在2014-5-24 16:08:51编辑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19
文文1 2014-05-24 15:16:20
2、诸葛亮庙

先上个大图







停车场下车有一群极端可怕之老太,强迫买香,只把东西往你怀里塞,可怕。一路小跑到诸葛亮庙大门口,方勉强摆脱。
庙开北门,同勉县武侯祠一样,或许有诸葛丞相不忘克服中原之义。
古道十三盘到原上即对庙门。如图:








回头看十三盘上山路:






诸葛亮庙门口有一“心外无刀”碑,碑文为日本国际书画院院长野吕雅峰书写。





---此回复由文文1在2014-5-24 15:18:41编辑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20
文文1 2014-05-24 15:29:01
据记载,五丈原诸葛亮庙在三国末年已经存在,说起来历史悠久。然而今日殿内仅有一座雕像是清代留下来的。其余的雕像、匾额均在文革中被歧山一中学生们捣毁。据说当他们要捣毁诸葛亮像时,被闻讯赶来的村民们制止。因此,除此一座像外,均是改革开放以后重修。

下图中为正殿,诸葛亮塑像在其中。








---此回复由文文1在2014-5-24 15:46:16编辑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21
文文1 2014-05-24 15:35:25
另一个有历史感的是庙门口的百年古槐。此树一杆二叉三枝,有分有合,当地人以为喻指刘关张三结义,号为“结义愧”。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22
文文1 2014-05-24 15:39:26
诸葛亮庙内有“月英殿”,似乎也是别处少见。当地人认为月英协助发明木牛流马,曾到五丈原劳军,故修殿纪念。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23
文文1 2014-05-24 15:51:16
庙内有一落星亭,亭内有落星石。传说此石即当年诸葛丞相逝世时陨落的将星。然而正如导游所言,如真是陨石,当表面光滑,而此石突兀不平,意思而已。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24
文文1 2014-05-24 16:02:19
3、五丈原北部
出诸葛亮庙,我们就一路往南,寻找传说中的豁落城。之前做攻略时,有资料说庙南有一蔡家门,不过我们在原上漫步时却未经过,回程在车上倒是看到了。错过的原因是我们严格沿着诸葛亮庙西门外的路向南走,上了田间小道。,而如走原上的村级公路,则需沿诸葛亮庙南门外道路向东,抵达蔡家门后再向南。












田间小道到了同大寺平行的地方就没了继续往南的路。于是我们折到主路上,从大寺往南。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25
文文1 2014-05-24 16:13:59
网上找的蔡家门照片。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26
文文1 2014-05-24 16:22:36
原上常见如图的柱子。当发现有根柱子上有衣服后,我们以为当是稻草人。不过如果是稻草人,设计得也太密了,反复看到几个后,我们猜测这是大棚的柱子。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27
文文1 2014-05-24 16:32:05
原上南行2公里左右,路西出现一排房子。百度地图称此地为五丈塬,谷歌地图称此地为郑家村。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28
文文1 2014-05-24 16:40:06
4、五丈原中部


过了五丈塬/郑家村,南行约400米即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与原上的村级公路交错的是从五丈原镇经曹家镇横穿五丈原然后沿石头河西岸过落星最后抵达斜谷口斜峪关的县级公路星驰路。原上的村级公路一路往南过了豁落城最后也将下原再度同星驰路会合。












---此回复由文文1在2014-5-24 16:40:38编辑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29
文文1 2014-05-24 16:47:34
星驰路往南,可以感到原正在收窄,不过仍然看不到豁落城。往南1公里,抵达豁落城以北最后一个村落毛家沟。从毛家沟北往南看仍然不觉得豁落城就要到了,不过一过毛家沟,原迅速收窄,村级公路的西侧已是原的边缘。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Re:
30
文文1 2014-05-24 16:55:56
而这时,村级公路的东南面出现一个突然隆起的高地,我们以为是豁落城的城墙,不过当我们走过这个高地时,发现高地后面是一个大的下凹区域。这个从前面的卫星图上也清晰可见,即图上标“蜀军埋伏区”的地方。













此处的作用有两说。一是在豁落城以北起防御作用。若魏军攻上原,蜀军可在此处设伏。二是此处为诸葛丞相练军之处。

---此回复由文文1在2014-5-24 17:08:49编辑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快速回复: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股市休闲团体 Ver1.0 © Copyright 2005-2008

Powered By 股市休闲团体

粤ICP备14020518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306020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