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8股市预测 资产重估未结束牛市仍处上半场 人民币资产重估仍将继续 刚刚度过36岁生日的高善文已蝉联三届新财富宏观经济最佳分析师。在去年3月沪综指1250点左右时,他公开表示,由于一系列宏观经济方面的原因,包括中国的股票、房地产等在内的资产价格可能将经历一轮比较大的重估,这一重估过程刚开始起步。因此被业界称为"资产重估论"的首倡者。去年底,他提出了"债市小牛,股市中牛,地市大牛"的观点。对于2007年股市超预期的上涨,而债市却未现"小牛",高善文认为,储户资产"大搬家"和新股申购的高收益,影响了银行间市场的资产构成,导致债市小牛市的消失,最终让股市涨幅比预期中要大。 对本轮资产重估推动的行情,高善文认为,主要是来自于三个相互联系的因素。一是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的贬值,美元流入其他经济体造成资产价格的膨胀和重估。二是"羊群效应"。股市上涨造成储蓄"大搬家",使得股市上涨的幅度远远超过上市公司盈利的增速。三是银行体系宽松的信贷投放。 高善文认为,从企业盈利能力来说,2001年开始就有系统性增强的趋势,这一趋势至今未变。但是,这种增长的持续性绝不像会计报表所表现的那样持久。过去两年,企业盈利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资产价格的膨胀。资产重估影响的不仅仅是投资收益,而且还包括地价和房价上涨,以及奢侈品消费的增长。因此,资产价格上涨给企业带来的利润,绝对不是把投资收益剔除后就能解决。 牛市基础何时出现改变 推动牛市上涨的力量消失的标志是什么呢?高善文认为,一是央行外汇储备的增长过程结束,人民币升值压力基本消除;二是中国广义的货币信贷增长率开始下降,利率出现持续上涨。"如果这些现象持续出现,资产价格市场将崩溃,股市下跌程度可能跌去一半都不止。" 高善文认为,目前市场存在一些压力,在局部表现得比较明显。但并未构成市场的长期压力。从资金面来说,一是银行间市场资金持续紧张现象不太正常。二是外汇储备增长异常放缓,显示外围资金进入中国的压力开始出现。三是银行信贷面临紧缩压力增大,这种调控的时间很难判断,但是,方向却是非常明确。四是工业企业和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增长放缓非常明确。 对于明年股市的不确定性,高善文认为,主要是美国次级债危机和中国的宏观调控加剧。他表示,9月份市场认为美国次级债危机已过的判断过于乐观。如果危机持续,对欧美等国家经济将有较大影响,因此会给周期性行业如钢铁、有色金属造成长长的阴影。同时,今年在实际利率为负的背景下,加息压力并未构成对市场的真正打压,也未出现有实际杀伤力的措施出台。不过,明年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将会加大,一旦投资增速超过30%,将导致宏观调控压力上升。不过,从推动市场的基本因素来看,上述压力还不足以构成系统性风险。 "贸易顺差的增长,是支持市场非常强的力量。尽管过去3年的增长速度非常高,但是有迹象显示,2008年的增长速度可能仅仅高于GDP的名义增长率。"高善文判断,虽然目前正面因素力量足以战胜负面因素,牛市基础仍健康。但是,2008年将是牛市从上半场到下半场的转折点。 近期美元持续贬值,一旦美元走势反转,会不会导致人民币资产重估行情突然见顶呢?高善文认为,这种趋势目前仍未到来,而且,未来几个月内也不会出现。从经济历史来看,日本等国股市泡沫破灭,往往是在美元走强两年之后。因此,即使人民币汇率出现拐点,资本市场仍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好准备。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牛市的基础依然健康,上涨的基础依然明确,牛市依然处在上半场。不过2008年将出现转折点。(深圳特区报) 2007年股市八大关键词 2008中国股市六大猜想 开篇词 2007年的股市超越了大部分人的想像力,几乎所有的纪录都被改写。看上去,不断被刷新的是指数的高点和成交的水平。但实际上,正在被刷新的却是整个市场。这是一种有层次的推进,首先是股本结构,其次是核心品种构成,再次是市场的筹码成本,然后是投资者的结构,最后是市场整体的交易规则以及运行方式。这一切发生在2006年末到2007年全年。 纯粹从数据上看,我国的资产证券化水平在短短一年内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这一数字指标是在国内实际资产证券化水平仍然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的,这足以证明证券资产价格上涨速度之快。这一轮史无前例的财富膨胀,一直伴随着国内主要金融资产的上市扩容,然而这个过程在2007年末迎来了最高潮。而它的起点,是在2006年末股权与流通问题基本解决之后,是一个全新历史周期的起点,而不是简单的牛市行情延续。 历史断代完成 任何一个国家的证券市场的发展,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时期,发展都有相同的经历:经过多年的市场实践,管理层逐步地掌握并增强了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和调控能力;投资者也在经历几轮行情周期后,变得更加成熟;作为能够影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本制度、规章得到健全和完善,市场就会恢复她本应具有的魅力。顺其自然地就会出现市场规模的加速扩容、投资者规模的加速增长,而这些现象出现的背景,往往是配以宏观经济的持续走好的一轮牛市。 股权分置改革彻底地解决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基础性制度障碍,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新股发行规模、新增投资者规模、流入市场资金都以不可想象的速度扩张着。这些因素的聚集也注定会将行情推向不可想象的高度,而这种高度并非代表着市场风险的高度集中,而是市场在其重大的制度变革后爆发的一轮脱胎换骨的蜕变,是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视野下的资产估值的真实还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无法正确理解07年市场的超强走势。难怪早在年初就出现了“泡沫论”,也难怪很多分析人士事后感叹“缺乏想象力”。 以股权分置改革为界,新旧市场已不具有可比性,那种以历史市场走势来衡量当前市场高度的分析方法都是不合时宜的,因为,新世界需要新坐标。 疯狂的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是导致07年牛市超强的直接原因,尽管央行多次挥起调控大棒,却仍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各路资金依然源源不断地涌入股市。 自06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市场逐渐走好,投资者信心逐渐增强,投资者开户的数量日渐增加,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计数据可知:2006年10月新增开户数是34.85万户,2007年1月新增开户数是325.77万户,2007年8月新增开户数已经升至892.42万户,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新增开户数量增长了25倍,而2006年全年新增开户数是537万户,2005年全年新增开户数是124万户,远不足07年平均一个月的开户数量。 来自证监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07年10月底,我国基金资产净值达3.3万亿元,占沪深总流通市值的40%的份额,基民数量也达到了惊人的9000万。由于基金大多由银行发售,银行凭借其庞大的网点优势和储户优势,能够使储蓄资金迅速地转化为市场资金,这些市场资金又都是由基金掌控,必然会对市场中的主流品种进行积极的配置。特别是5.30行情之后,基金优势凸显,使本已按比例配售的基金申购变得更为难求。 另外,10月份证监会对外宣布QFII的审批额度有望在年内由目前的100亿达到300亿美元;通过抵押贷款及典当等方式流入市场的资金也不在少数,这种流动性过剩,已经不是政策调控能够彻底解决的问题了,只能通过增加市场的证券供给来缓解。 市值爆发增长 2005年7月28日,两市总市值突破3万亿元,之后于2006年4月、5月连续突破4万亿元和5万亿元关口。2007年1月9日突破10万亿,8月3日突破20万亿,截至11月5日中国石油上市,沪深总市值已经突破30万亿大关。 这意味着不到两年半的时间,沪深总市值翻了10倍。07年总市值的极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人寿、大秦铁路、中国铝业、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神华、中国石油等一批超级大盘蓝筹股相继进入A股市场,对股市市值的飙升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相对于我国去年21.09万亿的国内生产总值,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率已经接近150%,与美国、韩国分别用7年和4年时间将证券化率从50%左右提高至100%相比,中国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这一过程,其速度可谓惊人。 目前,我国沪深总市值全球排名第三,与排名第二的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仅有折合人民币2万亿元之差,更有人预测,到2020年,我国沪深总市值将赶超美国(总市值折合人民币是180万亿元)成为全球排名第一。 香象渡海回归 “香象过河”是佛经中经常引用的一个典故,说的是一只庞然巨象渡过一条河流,迈开大步,截流而过!这种气势,当然与中国股市以前常说的“摸着石头过河”有云泥之别。2007年的沪深市场市值能够爆发增长,主要原因是大盘股的发行,特别是红筹股的集中回归开始启动。 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建设银行、中国平安等9家公司的募集资金均超过100亿元,特别是中国石油募集资金达668亿元,创历史单只新股发行募集资金的最高纪录,这些都是回归A股市场的红筹股,而且,这仅仅是开始,随后有已经公布招股意向书的中国中铁,中海集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航母级公司也在积极准备中。经计算,07年已经回归A股市场的红筹股总市值已达14万亿,占沪市总市值的50%以上,完全改写了市场权重结构。 红筹股的集中回归,有效地缓解了流动性过剩的矛盾。以增加有效供给为代表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手段开始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扩大供应量,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平衡供求,这标志着监管层正朝着更多运用市场手段调控股市的方向努力,也反映出监管层监管思路的重大转变。 持续宏观调控 07年前所未有的强势行情,带来一连串刷新历史纪录的惊人数据。沪深两市所有综合指数、成份指数、行业指数都创历史新高,其中,沪综指较07年初最高上涨达2倍之多,深成指最高上涨2.9倍。沪深总市值刷新,突破30万亿大关。IPO募集资金总额刷新,3391亿元,是06年的2倍。单只新股发行冻结资金刷新,中国石油发行冻结3.3万亿元。单只新股发行募集资金刷新,中国石油募资668亿元,而且是在中国神华募集资金665.82亿元创历史沪深A股发行募集资金新纪录之后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再次刷新的。 当然还有一个场外数据值得注意,年内央行连续9次提高至13.5%的存款准备金率刷新,创1984年以来的新高。 面对股市的过快上涨、资金的流动性泛滥、银行信贷资金增长迅猛的现状,管理层早在年初就定下2007年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尽管如此,股票市场的空前强势表现还是考验了管理层宏观调控的能力。货币政策方面,截止11月中旬,央行在年内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2003年以来第14次上调,至此,存款准备金率已达13.5%,创下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经过年内的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比年初提高了4.5个百分点,冻结资金超过万亿元。央行称,此举旨在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07年的各项调控政策中,证券市场反应明显的要属财政部在5月30日突然公布的印花税由1‰上调至3‰的消息,直接造成5.30市场调整。在上半年高位加速运行的经济数据发布后的第一天,央行同时宣布采取加息和调减利息税的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这已是年内第四次加息。目前的存款利率与通胀相比,实际利率为负数。随着资产市场的持续上涨以及投资理财观念的深入人心,企图通过提高利率来拉回储蓄,现在看来已经不大可能。 核心资产凝聚 07年以前,在我国证券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大市值股票一直被不断刷新,国内重点行业的龙头公司,在证券市场中分布的也较少,至06年下半年中行、工行、中国人寿的上市以及07年众多航母级红筹股的回归,使市场权重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银行业的上市资产最为齐全,已经能够充分地反映我国银行业的主要规模和品质,其他各主要行业的龙头公司也基本聚齐,如中国石油、中国铝业、中国远洋、中国船舶、中国神华、中国石化、中国平安、中国联通等。 这些代表中国经济的核心资产,无论是行业地位还是公司规模,都会成为机构投资者的主要配置资产,即便再有相应的大盘红筹股的回归,也难以撼动当前权重股的格局,不会再有如中国石油上市时对市场那么明显的“挤出效应”了。 对于A股市场来讲,07年以前市场的“二八”或“一九”现象并不常见,而07年下半年,“二八”或“一九”现象却成为常态,这就是市场权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之后的一种正常表现,指数被少数大盘指标股所把持,核心资产的凝聚,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 期待股指期货 贯穿2007年全年,有一个话题一直在持续热烈的讨论,就是何时推出股指期货?从全流通得以实现,到做空手段最终推出,这是一个完整的象征——象征着A股市场制度性建设基本建全!缺了股指期货,好像一系列制度改革总没有到达一锤定音收尾的时候。 从技术条件上来看,股指期货的各项准备工作早已充分,给人感觉一觉醒来就可以推出。但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市场问题,人们预测其推出的时间表一再推后,是因为市场没有准备好。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推出了股指期货,市场的核心资产构成与机构的核心仓位构成必然与此同步配置。假如这时候再出现中国石油这样的股票集中上市,可以想像市场会发生怎样的动荡。 所以,股指期货推出必然要在A股市场的全新核心资产打造基本完成,各主流投资机构的核心仓位配置趋于稳定不会再有太大的被动变化之后,所谓时机成熟指的就是这种时机。中国石油上市之后股指期货的脚步也就真的临近了,因为核心资产的扩容高潮已经过去,未来虽然还有重要的大盘蓝筹股陆续登陆,但不会再连续创造新的权重记录,市场的核心资产构成已经趋于稳定。 资本的软着陆 时间到了2007年末,A股市场的高估值风险是舆论中经常讨论的话题,它的平均市盈率大大超越了周边以及国际主要证券市场的水平。在这个背景下,从总市值看,中国银行和中国人寿成为了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银行与保险公司,中国石油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上市公司。 看待目前的股市,不能仅仅看到高估值的风险,还要看到市场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股指走势上。近期以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投资已经成为现代都市的一种生活方式,大部分人的观念正在改变。说的通俗一点,不管你炒不炒股,证券市场正在不可避免地从方方面面影响你的生活。 高估值的风险释放在长期来看有可能是个软着陆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体现为公司盈利增长,另一方面体现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还有一方面体现为大规模的市场核心资产切换。总之从2007年末这个起点再往后运行,又是一个新的历史断代周期,至少这个市场的核心构成相比2007年之前几乎是崭新的,而等到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它的运行方式也将是全新的。 2008中国股市六大猜想 经历了激动人心的2006年之后,更具颠覆性的2007年即将过去。2007年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投资机会,见证了300元股票的诞生。我们很荣幸,我们见证了历史,但我们也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是功成名就还是心存遗憾,无情的时间涤荡着过去,证券投资永远是后悔和留有遗憾的艺术,成功的投资家能够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总结过去,放眼未来、放眼2008。 2008,这必将是我们民族历史上伟大的一年,必将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奥运年,是承载我们百年梦想的一年。这一年折射到证券市场,也必将是不平凡的一年。 猜想一 调整不改牛市 股指再创新高 虽然市场目前仍处于调整之中,并且还没有明显的调整结束的迹象,但从此轮牛市产生的主要原因来看,牛市远未结束,创出新高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目前制约市场行情的主要因素是成交量的萎缩和市场缺乏热点。但这两个因素其实是同一个,在经历了价值发现、重组及各种题材的炒作,低价股鸡犬升天以及蓝筹股的泡沫之后,市场的主攻方向暂时难以找到。但此轮牛市的主要推动因素未变,即资金的充裕以及由此带来的资金推动型行情。而推动行情的资金来源,笔者认为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我国居民个人的证券投资意识被空前启蒙。在通胀迹象抬头、居民投资意识增强和市场的赚钱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大量传统的长期在银行沉寂的储蓄资金流入股市,甚至有人惊呼为“全民炒股”。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甚至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从金融发达国家的居民资产配置来看,我们离全民炒股还有不小的距离。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是解读此轮牛市的钥匙。 二是不断攀高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使得外汇占款越来越多,造成货币的被动增发,企业资金充裕,这些资金大量进入股市。这些资金很大程度上是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之源,但它不是货币政策所能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只能调控银行的行为,这些资金是否流入银行则完全和这些工具无关,当然利率调整会有影响,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三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得大量境外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国内,而这些资金很大一块流入股市和房市。这类资金事实上很大一部分通过上述第二类资金的形式流入,和第二类资金无法分得一清二楚,是你中有我的关系。 这类资金由于有着国际货币市场流动性泛滥的源头,短期内将不会发生根本性改观。10月31日,美联储再次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自9月份至今,其已经将联邦基金利率下降了0.75个百分点,至4.5%,并有可能正进入降息通道。反观我国,由于要抑制流动性过剩等问题,今年以来已经5次上调存贷款利率,正有可能进入升息通道。因此,随着中美利差的不断减少,国际投机市场更倾向于抛售美元,购买人民币,因此人民币将面临更大升值压力。 因此,市场资金充裕的局面将会持续一个很长的过程,市场的调整也将是暂时的,调整结束之后,股指创出新高也是必然的。 猜想二 物价走势不乐观 反击通胀重中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去年同期上涨6.5%; 1-10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4%。预计12月份的CPI将会在翘尾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季度性回落。 从主要类别来看,食品类价格上涨是推动今年CPI上涨的主要因素。10月份,食品类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7.6%;由此可见,仅食品类就带动CPI上涨约5.8个百分点。非食品类消费品价格运行相对平稳,带动CPI上涨约0.7个百分点;其中衣着、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出现持续下降。 由于全球性粮食价格上涨,在某些国家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又成为能源的部分替代品,因此,粮食价格还具有上涨空间;与粮食价格紧密相关的食用油肉、禽、蛋价格也就具备持续上涨的动力。 10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出乎意料地同比上涨3.2%,比9月份高出0.5个百分点,较今年前几个月的上升速度也明显加快,而PPI一般又被认为是CPI的先行指标,我们预计明年的CPI将会在食品、非食品涨价的双重作用下高位运行。 而且,从货币供应量的角度来看,也支持这一看法。当前的货币供应量指标有两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现象:一是去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双双快速增长,这意味着短期流动性过剩,并且将造成明后年的通胀压力加大;二是2006年9月份M1增速开始快于M2增速,倒“剪刀差”持续扩大。作为存款货币,货币存款的持续活期化将在资金层面上推高以股票、房产为代表的主要资产的价格,并带来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 总之,无论是从基本的食品供给,还是从PPI、货币供应量等先行指标来看,明年的物价稳定情况都不容乐观。 鉴于经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通胀以及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明年这个问题将会成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政府的调控政策将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 猜想三 本币持续升值汇改或迈大步 从人民币汇率走势来看,11月中旬,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约为7.42元,按照汇以改时美元兑人民币8.11元计算,则汇改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达8.5%;预计今年底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将接近7.30元。由于美国经济受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影响,9月份以来美联储两次降息共计75个基点至4.5%。目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明年美国的GDP增长可能低于2%,美联储可能会选择继续降息,降息将使弱势美元雪上加霜,预计明年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人民币将继续升值,2008年底,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将达到6.7—6.8元。 物价的持续上涨给央行的宏观调控带来很大的难度。美联储连续降息缩小了中美利差,减少了热钱的投机成本,加大了国际游资的套利空间。但是,由于我国宏观经济数据仍在高位运行,尤其是货币供应量、人民币新增信贷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贸易顺差也处于高位增长,通胀压力仍在积聚,多年积累的“三过”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多种因素都预示着货币政策必须继续加大紧缩力度。为了应对通胀,除了提高农业直补标准,抓好农业生产,增加产品供给外,预计今年还将加息1次,明年将加息2-3次。 人民币升值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比较复杂,从理论上说,应无明显的相关性。很多人以日本及韩国本币升值时的股市走势作为依据,但两国股市在走牛时正值经济高速增长,牛市正是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表现。因此它们的牛市的本质原因是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本币升值只是经济增长的另一个表现,和牛市没有因果关系。这一点,最有利的证明是美国股市,美国股市近年来的不断走牛,正是伴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为什么我们很多研究员忽略这一点?有意还是无意? 从理论上,也找不出本币升值和房价之间的关系。“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的价值上升”,只有在存在对外交易和外币兑换的场合才正确,对于在国内居住或投资的购房者来说,本币升值与房屋的价值是没有关系的。即使是升值有助于提升住房资产的价值,对贷款买房的人来说,人民币升值不也意味着债务负担的加重吗?人民币升值,对股市来说,主要表现在对不同行业的影响。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内外失衡的困扰,在经济学上这叫“米德冲突”,也即很难找出某种经济手段同时解决这个问题。来年政府宏观调控的中心课题毫无疑问的是通胀的战争,这将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政府有可能在汇率改革上迈的步子更大一些,最终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 猜想四 出路何去何从 B股终有说法 今年以来B股市场走势强劲,甚至超过A股。由于历史原因,同时具有A、B股的上市公司的A股价格一般高于B股,在市场的某些阶段,这种价差甚至相差数倍,即使在B股出现一段较大幅度的升幅之后,目前A、B股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差,价差高的仍达1倍。在一个同一个市场中交易的同一家公司的股票,就因为计价货币不同而出现巨大价差,这不符合价值投资的原理,对于优秀的上市公司而言,这种价差意味着机会。更为重要的,对A、B并轨的预期越来越强烈,并轨则意味着价差的完全消失,这意味着更大的套利机会。 鉴于目前股权分置改革已经进入收官阶段,国内目前最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就是B股。从成立之初看,B股市场主要是为了帮助国内企业筹集外汇资金,但当中国外汇储备达到惊人的规模、国家不再严控外汇的时候,B股市场也就失去其最初设置的意义。因此,B股市场问题的解决也是迟早的事情,一旦此事提上议事日程,将为B股市场带来历史性上涨机会。 据我们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A、B股的并轨,将是最为现实可行的解决此历史遗留问题的方式,届时,A、B股的价差将会完全消失,就目前来说,B股的套利机会是毋庸置疑的。 猜想五 股指期货推出 融资融券亮相 如果不出意外,股指期货将最迟在明年初推出,这在中国股市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指数投资和做空机制的存在,将会对中国股市的投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一个没有做空机制的市场,其机制是不完善的。股指期货将会在何种程度上以及以何种方式影响中国股市?对此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是股指期货将会蕴平股市的波动,另一种观点是将加剧股市的震荡。但从境外市场的经营来看,这两种效应都不是很明显。因为从本质上,期货的走势本质上是由现货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而不是相反。从现货市场来说,有股指期货的股市和没有股指期货的股市,将不会有本质的不同。但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大大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机会,同时也提供了避险机会,市场机制将会更加完善。由于期指具有一定的预言作用,它将会成为重要的研判大势的工具。 因券商对证券保证金的三方存管制度持消极态度,使得《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颁布一年多来融资融券业务的实际开展处于停滞状态,目前还没有一家券商获得此项资格。但是,自今年上半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监管层的协调下,券商和银行的合作越来越顺利,第三方存管的进程明显加快。从目前已披露的信息看,所有正常经营的100家券商保证金第三方存管工作将在年内完成,融资融券的最后一个障碍即将消除,预计融资融券业务有望明年正式启动。 融资融券的交易机制和期货有类似的地方,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做空工具和杠杆作用。但就操作标的来说,一个是指数,一个是个股,因而它们将成为重要的补充。股指期货的高参与门槛,对中小投资者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而《管理办法》将设定门槛的权利赋予了券商,券商出于留住客户的考虑,将不会把资金量视为唯一的条件,中小投资者参与的可能大大增加。在首批券商取得该项业务的资格之时,相关个股有可能成为市场的炒作题材和亮点。 猜想六 增长可能出现拐点 重组将是不变星辰 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是本轮牛市的基石之一。但此类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牛市带来的投资收益的增长,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增长。这种不持续,三季度已见端倪。 据深交所统计,尽管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07年前三季度总体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但分析表明,第三季度业绩增长幅度趋缓,投资收益显著,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大幅增加,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及证券投资收益的业绩影响效应进一步扩大,部分处于高度景气行业周期的上市公司对整体业绩的贡献较大,部分公司亏损现象依然较为严重。 沪市也是如此,虽然今年第三季度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维持了自年初以来的增长态势,呈现稳定健康增长的局面,但季报同时显示,第三季度单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第三季度业绩环比出现明显下降。 上证所分析指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幅度趋于“降温”是第三季度单季业绩环比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由于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业绩普遍超常增长导致业绩基数大幅提高的因素影响,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下降这一现象也表明上市公司在经过今年上半年持续的高速增长后,经营已逐渐进入了增速相对放缓、业绩日渐趋稳的阶段。此外,投资收益增长幅度下降是导致第三季度业绩单季环比下降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2008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很可能出现明显的放缓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以资产重组、资产注入为主要手段的外延性增长有可能成为维持行情的重要基础。对央企资产注入题材的炒作的热度,将丝毫不亚于2007年。(证券日报) . |
|||||
编辑 收藏 举报 主题管理 | |||||
|
|||||
猜想一 调整不改牛市 股指再创新高 猜想六 增长可能出现拐点 重组将是不变星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猜想跟现实差多远?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飞舟 偶来顶一个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出路何去何从 B股终有说法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
|
|||||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