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为新闻媒体从业者把把脉
楼主
hujiani0625 2010-11-02 15:32:07
   【核心提示】今年11月8日是我国第11个记者节,恰逢《株洲晚报》十周年全新改版、全面扩版。十年的时间里,《株洲晚报》的记者、编辑永不停息地跋涉在新闻道路上,同时也透支了我们的健康。在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里,我们请来专家一起为新闻媒体从业者把把脉。
    近日,记者从市中医院体检中心了解到,在对株洲市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编辑体检后发现,颈椎腰椎疾病排在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职业病的前列,同时神经紧张、过早衰老、失眠、消化系统疾病、眼部疾病等发病率也极高。
    株洲市中医院医务部主任罗秋生告诉记者,通过每年的定期体检发现,许多媒体从业人员处于典型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疾病不仅包括精神压力、生活压力,还有本身存在的各类疾病,这些都与生活方式、职业习惯有关。

    对此,罗主任建议,记者、编辑在职业性质不允许自身保持有规律生活作息的情况下,应注意适当控制调节饮食、睡眠。同时,工作之余应该多做运动增强身体素质。感觉压力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下棋、和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此外,还要注意定期到医院做体检,并及时治疗并复查。
    脖子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
    受访者:众多媒体同行      
    颈椎、
腰椎间盘突出微创劳损是每个记者都会有的毛病,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的写稿子时间,让他们的颈椎、腰椎早就超过了实际年龄。而工作的繁忙也让媒体工作者“没时间做运动”。所以,年纪轻轻的他们整天把腰酸背疼腿抽筋挂在了嘴边。市中医院体检中心的报告显示,众多媒体的从业人员中患颈椎、腰椎疾病的比例在24%左右。
    【专家看诊】罗主任说,临床发现不少记者、编辑多发该病,主要是记者、编辑们在办公室内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罗主任建议,在伏案工作一个小时后,必须起身活动一下筋骨,平时也要有意识地多做伸展运动,“其实可以在工作间隙选择做一些简单的颈椎腰椎保健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锻炼来加强腰部、背部肌肉。
    消化系统疾病:胃病、消化不良
    受访者:网络编辑唐先生
    由于工作时常处于不规律、不稳定的状态,几乎所有受访的记者都患有轻重不一的肠胃病。曾做过文字记者的唐先生说,由于经常忙起来就忘记吃饭,他的胃病越来越严重,足足折腾了他9年时间。“当记者那会儿,有时候遇上饭点正好要采访或写稿,吃饭这事一耽误就是几个小时,忙完回来已经饿过头了,于是随便吃点东西填肚子就算对付过去了。”唐先生说,那几年里光是去医院挂急诊每年都要5、6次,每次晚上12点钟左右发作,在急诊室里一待就是一通宵。
    【专家看诊】罗主任说,肠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很多人因为饮食不规律,都会患有此病。患者首先应该到医院做胃镜检查,确定病因再慢慢调养。在饮食上,已患有该病的人应以容易消化的软食为主,从软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食物,少吃多渣的食物,多食牛奶、鸡蛋及各种豆类食物。饮食方式要少食多餐,随身常备一些充饥的食物,别让身体一直处于空腹的状态,并少吃辛辣食物戒除烟酒。此外,不要让胃部受凉,以免产生
脊柱侧弯手术胃痉挛。罗主任表示,除了饮食的不规律外,工作压力过大也会造成消化系统的疾病。所以,记者们在注意按时进食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一定的减压手段。
    心理疾病:失眠、神经衰弱
    受访者:周刊记者兼编辑罗小姐
    “几乎每天都在忙着找选题,找完还要担心题目够不够好看,确定后采访,写稿,每周至少要写10000多字的稿件,还负责好几个版面的编辑任务,好不容易稿子写完又要担心下一个选题。过度的疲劳让自己处于长期紧张的状态。”这是每个周刊采编人员共同的焦虑。负责周刊采写、编辑的罗小姐说,这种间接性焦虑常让她睡不好觉,即使睡着了也会梦见自己站在不同的采访地点记录着什么……即使没有睡好觉,第二天仍然要应对繁琐的工作,“这样下去,我会不会变成神经?”罗小姐担心地说。
    【专家看诊】罗主任表示,工作压力太大、脑细胞太活跃,往往就不太容易入睡。这个时候,允许自己的脑中可以想这些事情和可以有这些想法,不要想去控制这些想法,自然而然就会慢慢进入睡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焦虑情绪上,要避免让自己陷在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情绪里,主动转移注意力,分散精力,做适当的放松和锻炼。      
    眼部疲劳:眼睛酸涩、疼痛
    受访者:众多同行
    除了用心、用脑之外,记者另一个经常用到的部位,应该是眼睛了。因为长时间对着电脑写稿,会造成视力模糊、下降,给眼睛带来很大的伤害。很多记者编辑反映,每天至少有5个小时是持续盯着电脑的,看着看着就开始觉得眼睛酸涩,先是疼痛,紧接着是麻木,觉得眼睛不是自己的而是一对小玻璃球,常常要靠滴眼药水才能缓解眼球干涩的症状。
    【专家看诊】消除眼部疲劳比较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避免用眼过度,但是,罗主任认为大多数记者编辑可能都做不到这点。所以,罗主任建议
椎间盘突出治疗,平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吃胡萝卜、鱼肝油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此外,用枸杞子泡水喝或服用杞菊地黄丸也能起到清肝明目的作用。眼部没有疾病就应该停止使用眼药水,若感觉眼睛干涩,可用清水滋润。
    睡眠不足:生活作息不规律
    受访者:夜班编辑李先生
    自从做了夜班编辑,李先生就成了“都市夜归人”,每天披星戴月,版面做得顺利的话凌晨一点前或许能回家,可一旦做得不顺利或是等突发稿件,那可就没准了,李先生印象中最晚的一次是凌晨5点才回到家的。此时,家人早已入睡,等到了早上别人都起床时他却刚入梦乡。“现在不到半夜,自己根本睡不着。”
    【专家看诊】罗主任称,如果一两个晚上熬夜,身体还可以自我调节回来,但是如果连续熬夜,生物钟被打乱了,身体肯定会吃不消。中医认为熬夜最伤
椎间盘突出手术阴,阴虚体质的人容易心烦、失眠、口干舌燥,免疫系统都会有影响。罗主任也建议,上晚班回家后尽量把睡眠时间补回来,“虽然白天睡觉不符合自然规律,效果会差一点,但是也要注意补眠”。
   ★链接
    记者饮食要“三少一多”
  

    有机构评出“健康透支十大行业”,媒体记者名列第三。造成记者行业身体状况普遍较差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重脑力劳动、无规律寝食以及低脂饮食和过度烹调。
    重脑力劳动者的典型特点是运动量不足、久坐、用眼和用脑过度。由于新闻事件的不可预测性,记者需要时刻准备在事先不确定的时间,到事先不确定的地点,与事先不确定的人物,谈事先不确定的事情。这样,寝食容易不规律,肾上腺常处于应激状态。这时,如果再吃些垃圾食品、抽烟喝酒,就会营养不良
脊柱微创,患胃病、眼病、颈椎病、头痛或感冒甚至癌症的机会都大大增加。
    不科学的饮食方式也会阻碍大脑营养的来源,专家认为,大脑虽然只占体重2%,但要消耗20%的营养和能量。人脑60%是脂肪,DHA是其中最多的脂肪酸。忘食或素食首先伤害的就是大脑。对媒体从业人员来说,最佳营养益智的原则是:少刺激、少污染、少糖碳、多营养,即“三少一多”原则。专家给传媒人在饮食上的建议是:多吃鱼,少吃米;多吃亚麻油,少吃其它油;多生食(蔬菜),少烹调;多吃水果,少吃糖;多喝水,少喝饮料;多吃核桃,少吃饼干;多吃维生素,少吃药;多有机(食品),少化学(添加剂)。
编辑 收藏 举报 主题管理
分享
Re:
2
2012-03-02 20:15:15
编辑 回复此楼 举报 帖子管理
快速回复: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股市休闲团体 Ver1.0 © Copyright 2005-2008

Powered By 股市休闲团体

粤ICP备14020518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30602001209